
前些天,央视报道了陆军那支有功勋的“黄草岭英雄连”举行的一次实战化演练,期间还首次放出了我军机器狼和两栖登陆作战合作的画面。这也是四足机器人第一次在这种场景里亮相,说明我军机器狼的实战化训练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两栖作战中大量使用机器狼的主要目标,还是为了降低人员伤亡。
登陆战的残酷程度要比巷战更为惊人,在传统的抢滩登陆模式中,步兵几乎没有防护,用不了多久就得长时间暴露在对方火力密集的网下,伤亡率可是相当高。
在诺曼底战役里,奥马哈海滩的第一批登阵部队伤亡超过一半,死亡人数可真是吓人,反观一般的巷战,伤亡率大约只有三成左右。
伤亡率之所以这么高,主要原因在于登陆战本身就有“人员直接面对火力网”的战术短板,就算我军两栖部队搞了机械化,但两栖战车的装甲一般比较薄,只能挡得住子弹和小口径炮弹,顶不住台军的坦克炮和反坦克导弹。
要是没法破解人员直面火力网的战术限制,只能把人变成机械化的“机器人”来降低伤亡。机器狼抢滩登陆,就是这么一个践行这个战术思想的例子。
“黄草岭英雄连”这次实战化演习的过程大致如下:
机器狼搭载05式两栖步战车,在空中和海面火力的掩护下冲向滩头。过程中,有几辆战车被敌人的反装甲武器击中受损,但海浪挡住了岸上的目标,难以一眼发现。指挥员果断下令放出无人机进行侦察,一看情况立即组织火力集火,将目标击毁。最终,部队顺利登上了岸。
士兵们下了车,释放出一群机器狼,它们背着191式自动步枪或火箭筒,冲向滩头,穿越雷区和各种障碍物,开辟出一条安全通路。而士兵们则在突击车后面,用遥控终端操控这些机器狼,尽量避免自己暴露在敌人视线里。
无人机小组从背包里掏出FPV自杀无人机,与机器狼配合行动,精准打击敌方战壕里的目标,搞定得干净利索。
可是在机器狼炸碉堡的时候被击中了,任务就泡汤了,指挥官只得叫人手动炸弹,可惜还是没成功。这时候,敌人的增援部队快到了,场面紧张得不行。
关键的时候,幸亏之前机降在敌后的小分队顺利完成了绕行,对滩头守军实现了前后夹击,才终于成功登陆。要说的话,还得提一句,机降小分队里还带着一只机器狗负责侦查。
由此可见,这次演习中,人类作战依然是主导地位,机器狼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不过它仍展现出了很强的战场适应能力。
要说它的识别能力,这点挺厉害的。机器狼前后都配备了激光雷达,还有五个环视摄像头和红外热成像系统,无论是夜里还是烟雾弥漫的情况下,都能锁定战壕里的目标。它的视野和视力,远比人类要强得多,能实时分辨出滩头上的反坦克三角锥、拒马这些障碍物,轻轻松松就搞定了。
关于它的机动能力,这方面表现得挺棒的。得益于那特殊的四足仿生结构,机器狼能爬上45度的斜坡,跨越宽度达1.5米的壕沟,穿越难度远远超过普通的人形机器人。在巷战那种满是断壁残垣的复杂地形里,它依然能灵活行动,滩头上那些有限的障碍物,根本挡不住机器狼的步伐。
这次演习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最开始,机器狼自己没法放出来,只能让步兵把车上带的机器狼给放下。大概是因为要给机器狼装武器和接通电源,可这样一来,步兵和机器狼都得暴露在敌人的火力范围内。
再者,机器狼和步兵之间的距离没拉得太大,难以充分发挥掩护步兵的作用。
主要原因在于战场环境变化多端,步兵得靠近观察情况,才能指挥机器狼打仗,这实际上暴露出机器狼自主作战能力不强的问题。不过,涉及无人装备自主开火的难题,还得在机器人伦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才能放开权限让机器人自行开火。
因此,这次演习中指挥狼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它的智能化水平有限,再加上战场情况太过复杂多变,难以胜任指挥任务。
突击的机器狼虽然表现不算特别出色,不过运输型机器狼在战场上的作用却被充分认可。它们能载着20公斤的弹药或者医疗物资迅速抵达前线,实现了“无人陪同补给”的目标。
说到底,机器狼的防护能力真是不怎么样,几乎挡不住步枪弹,更别说应对连续的机枪扫射或者炮火了。负责爆破的那只机器狼,就是因为被大口径子弹击中,才丧失了战斗力,任务也跟着败了。
这就说明,只要几挺机枪操作得当,完全可以把机器狼压得抬不起头来。在这样的局势下,人类士兵都很难成功完成爆破任务,更别说机器狼了,虽然它算是消耗品没错,但部队的携带能力也是有限的。
所以啊,与其花时间提升机器狼的爆破技能,还不如直接给它装上更牛逼的武器,比如反坦克导弹啥的,一发搞定,实在不行就两发搞定。
这次演习里,机器狼在开辟安全通路和敌后小队隐蔽侦察任务中发挥了挺大的作用,不过也出现了不少暴露身份的问题。
归根结底,我军对机器狼的使用还在起步阶段,离完全替代有人作战还差得远呢。
就是这样啊,我军在机器狼的运用上已经遥遥领先世界好一段时间了,根本没啥可以借鉴的经验或教训,只能靠自己慢慢琢磨。这大概也是领先者的烦恼所在吧!
线上股票炒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